春节期间,虽然疫情严峻,但家里亲戚难免会有联络感情的小聚会。
每当这时我们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——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遭到一些令人“智熄”的引逗。
“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,一声姨都不叫,那么没礼貌”
“抽烟是男儿本色,来,抽一口”
......
这些挑逗者可能是我们的七大姑八大姨,关系不远不近;也可能是左邻右里的大爷大妈,偶尔串个门、聊会天;甚至还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吃瓜路人甲。
在这里送他们一个统称——“熊大人”。
过年期间走亲访友,孩子接触熊大人的概率直线上升。
如何让孩子在他们毫无分寸的耍弄中全身而退?
小编来给你支支招吧!
01
熊大人最常干的事
根据往年经验,熊大人恶意逗娃的剧本一般分为三大篇。
01安全篇
1
给宝宝尝酒
很多亲戚会对孩子劝酒,甚至用筷子蘸着白酒喂抱在怀里婴儿。
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,肝脏和代谢功能不完善,对酒精中乙醇的耐受和分解能力都比成人差很多,即便是度数较低的酒,比如甜米酒,其中所含的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,引起中毒。
一旦酒精过量,还会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,甚至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。
人民日报也曾发表过逗孩子喝酒的危害。
还报道,广西一位2岁的孩子被灌酒变痴呆。
建议:拒绝任何对孩子的劝酒、尝酒。
2
随便投喂
家里的亲人长辈可能还会用美食招待孩子。比如将食物咀嚼后吐出喂娃,喂娃容易导致呛噎或过敏的食物等等。
他们不知道,这样的行为真的很危险,网上致残致死的案例无独有偶:
苏州一个15月大的宝宝,在被投喂吃核桃时,不小心摔了一跤,立马口唇青紫。奶奶赶紧拨打了120电话,可惜在去医院的路上,孩子就已经不行了;
浙江2岁男孩欢欢,被奶奶喂了20颗白果。一小时后,他倒在地上,全身猛烈抽搐,最后抢救无效死亡;
一个小宝宝在过年期间吃了一口家长喂的蟹黄,呈现休克,抢救无效死亡。经医生断定,是海洋创伤弧菌感染所致。
建议:花生、瓜子等各种坚果,容易导致呛噎,甚至引起窒息,小麦、牛奶等有过敏的潜在风险,当亲戚朋友想出手投喂孩子时,勇敢拒绝。
3
劝孩子抽烟
父老乡亲们可能还会用手里的香烟引逗孩子,哄孩子吸一口。
香烟中含有69种致癌物,能引起支气管哮喘、急性中耳炎等各种疾病,对孩子的健康极度不利。
妈妈一定要剥夺一切能让孩子成为“儿童烟民”的机会。
建议:带宝宝远离抽烟,或者会用烟引逗宝宝的人。
4
随便亲孩子
很多家长或朋友看孩子长得可爱,会主动亲亲孩子的小嘴巴。但随便亲孩子,可能会把孩子亲出病来。
因为孩子的抵抗力比成人要弱一些,可能被成人身体携带的病菌或病毒感染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EB病毒。
近几年因为EB病毒把孩子送进ICU的新闻屡见不鲜。
妈妈绝不能掉以轻心。
建议:教宝宝学会飞吻。
5
玩危险游戏
有的大人为了逗宝宝开心可能会剑走偏锋,带宝宝玩举高高、抛起接住、抱着转圈、玩倒立、拔萝卜等危险游戏。
这些游戏容易使宝宝发生脱臼、摔倒等危险。
对年纪更小的宝宝来说,还可能导致“摇晃婴儿症候群”。
之前,在陕西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安全事件:在玩骑大马游戏时,1岁孩子不慎从父亲肩膀跌落,一度出现昏迷。
建议:找理由抱孩子离开。
6
捉弄小鸡鸡
“你的鸡鸡在哪里,给爷爷看一下是不是跑走了”
捉弄孩子的小鸡鸡是部分熟人习以为常的事。
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养成“抚摸性器官”的儿童“自慰”习惯,而且,有数据显示,性犯罪的熟人作案比例位列前茅。
建议:严厉制止!
02礼貌助兴篇
1
逼迫孩子打招呼
很多长辈喜欢用“逼孩子打招呼”的方式来联络感情。
然而,初次见面,或者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的孩子,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彼此的关系,不打招呼不叫人,不代表孩子没礼貌,更不代表他不懂事。
建议:不逼孩子打招呼,不批评孩子。”你好、再见、谢谢、对不起、没关系、请”,这些文明礼貌用语,平时注意言传身教地教给孩子。
2
强迫孩子分享玩具
小朋友聚头,免不了会发生一场“玩具争夺大战”,有的熊家长为了维护交往情谊,会逼孩子分享玩具,甚至未经宝宝同意就将玩具送给别人。
遇到这样的“强盗”行为,孩子丢的不只是父母眼中廉价的玩具,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信任。
建议:提前教孩子试着分享,如果孩子分享了,可以将东西拿走,让孩子分享的行为成为事实。
3
强迫孩子表演
让孩子表演才艺也是家庭聚会的常备流程,不仅远道而来的长辈会指名道姓地给孩子安排节目,育儿道行尚浅的家长也会主动推“献”自己的孩子。
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这是当众献丑的行为,会使他们感到心里压力,甚至是受到心理伤害。
建议:不要为孩子拒绝表演感到丢人。尊重孩子的意愿,可以鼓励,但不要强迫。
03情感篇
1
离间亲子情
诛人莫过于诛心,语言最是伤人的利器。
“你妈妈不爱你了”、“有弟弟就不要你了”,这样的话语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,杀伤力很大,尤其是对家里二胎还很小的老大而言,因为此时父母的关注度往往偏向在低龄的孩子身上。
所以网上才会出现一个个大宝伤害二宝的悲剧。
2年前,小丽(化名)请亲戚来参加二胎儿子的满月酒,没想到亲戚却对一胎女儿开玩笑说:“你妈妈以后不要你了”,听到这样的话,6岁的女儿把刚满月的弟弟从楼上扔出了窗外……
建议:提前预演,及时制止,及时解释。
2
做比较、贴标签
过年是个团圆的时刻,孩子们聚在一起,少不了被横向比较,占下风的往往还会被贴上某些标签。
比如,“表弟比你乖多了,比你勇敢”
被贬斥的滋味不好受,下定义的标签更是让孩子刻骨铭心!
不但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挫,还会带给孩子极大的暗示力量,影响孩子健康成长。
建议:尊重孩子的优缺点,不刻意贬低。
02
如何智“怼”熊大人
在怼回熊大人之前,家长们要明白并坚持一个原则:
及时站在孩子这一边,维护他们的利益。
当然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需要say“no”的绝不心慈手软,能够智取的也不要撕破脸。
1.越过底线,坚决拒绝
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,更是熊大人恶意逗娃的勇气加持器。
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面对越过自己底线的行为都是“忍一忍越想越气,退一步越想越亏”的。
所以建议大家先在心里罗列一下,哪些事情是自己无法接受的,像喝酒、抽烟、高空抛小孩等直接威胁到孩子生命健康的,一旦出现,管他关系亲疏,果断拒绝。
2.千变万化、以柔克刚
俗话说“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朋友”我们有的时候也确实不要轻易撕裂自己的关系网。
对一些后果不是那么严重的情况,无需强攻,可以智取。
比如当对方强迫孩子表演时,要不要孩子表演,需要分情况来讲:
1)对待表现积极的孩子,家长可以事先陪孩子排好节目让孩子展示。
2)如果孩子表现欲一般,家长可以鼓励,但没必要强迫。
3)至于比较慢热内向的孩子,家长可以转移话题,委婉拒绝。
3.加固宝宝心理防线
正所谓,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,妈妈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能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,所以还是要多一手准备,给孩子不偏不倚的爱,让孩子知道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,加固孩子的心理防线,让他自己有能力应付一些“攻心计”。
平日里妈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应对能力。
比如跟孩子模拟跟熊大人的对话:
“妈妈爱你还是爱弟弟呀?”
“两个都爱,我和弟弟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”(引导孩子回答)
“妈妈有弟弟就不爱你了”
“不是的,妈妈爱弟弟,我也爱弟弟,我们是一家人”(引导孩子回答)
未雨绸缪,早而为之,才能掌握主动权。
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过个快乐幸福年,最后爸爸妈妈拿走了的红包记得还回来鸭~~ |